自2018年7月開始,美黛為長春社「以樹為樂 EmbracingTheGreenLegacy」樹故事繪畫插畫。
From July 2018, Maydoy started to create illustration of tree stories for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Project by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A Green Association in Hong Kong since 1968).
From July 2018, Maydoy started to create illustration of tree stories for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Project by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A Green Association in Hong Kong since 1968).
長春社「環保基金:以樹為樂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是一個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運動委員會資助的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項目。讓我們預備好欣賞的眼睛,一起走進以樹木、圖畫及故事交織而成的世界。

「#EmbracingTheGreenLegacy:#構樹 之 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動物有男女之分,原來植物也有不同性別。
大部分開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都是不分男女的,即「雌雄同株(monoecious)」。雌雄同株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雌雄蕊生長在同一朵花上;或,長在同一植株但在不同的花朵上,分別為雌花和雄花。
構樹就是男女有別的植物之一,即「雌雄異株(dioecious)」,意思是,雌花和雄花分別長在雌樹或雄樹上。當構樹的花粉依靠風力,從雄蕊傳到雌蕊上後,雌花就能結成果實;因此,也只有雌樹才能結出果實。雖然,這樣傳粉的距離較遠,難度也提升了,卻可減少因近親繁殖而導致物種衰退的機會。
構樹正值果期,各位可試試尋找「她」的芳蹤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動物有男女之分,原來植物也有不同性別。
大部分開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都是不分男女的,即「雌雄同株(monoecious)」。雌雄同株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雌雄蕊生長在同一朵花上;或,長在同一植株但在不同的花朵上,分別為雌花和雄花。
構樹就是男女有別的植物之一,即「雌雄異株(dioecious)」,意思是,雌花和雄花分別長在雌樹或雄樹上。當構樹的花粉依靠風力,從雄蕊傳到雌蕊上後,雌花就能結成果實;因此,也只有雌樹才能結出果實。雖然,這樣傳粉的距離較遠,難度也提升了,卻可減少因近親繁殖而導致物種衰退的機會。
構樹正值果期,各位可試試尋找「她」的芳蹤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EmbracingTheGreenLegacy:來自台灣的南太平洋 #構樹」
「構樹」的拉丁名字是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有「造紙」的意思。居住在南太平洋群島,南島語族(註1)在未有紡織枝術前,已經懂得利用構樹製成「樹皮布」(註2)。
南島語族源自台灣南部;而遷徙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傳統文化。數千年前,隨著遷徙,南島語族的祖先把「樹皮布」及構樹植株從台灣南部帶到南太平洋群島。可是,他們並未察覺構樹是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註3),因而只帶著雌性植株。只有雌性植株,意味著有性繁殖幾乎不可能發生,那它們又如何能夠繁衍呢?
答案是,聰明的南島語族透過扦插接近根部的新芽(無性繁殖)的方法來人工栽培構樹,「樹皮布」這源遠流長的物質文化才得以承傳。
今天,構樹和南島語族之間密切的關係,成為了研究南島語族遷徙的重要線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南島語族 ( = Austronesian peoples),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上,語言為南島語系的族群,人口達 4 億,當中超過1200種語言
註2:#樹皮布 ,指經過拍打樹皮而成的布料,是南島語族的文化特色之一
註3:#雌雄異株 ,指雌花和雄花分別生長在雌性或雄的植株上,有別於大部分為雌雄同株的植物 (重溫「#EmbracingTheGreenLegacy:#構樹 之 安能辨我是雄雌」goo.gl/RNr6K1)
---------
延伸閱讀
Chang, Chi-Shan, et al., 2015, “A holistic picture of Austronesian migrations revealed by phylogeography of Pacific paper mulber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4), 13537-13542.
研之有物. 植物 DNA 竟記載著歷史!構樹說的南島語族遷徙史. http://research.sinica.edu.tw/paper-mulberry-dna-austronesian-history-chung-kuo-fang/
「構樹」的拉丁名字是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有「造紙」的意思。居住在南太平洋群島,南島語族(註1)在未有紡織枝術前,已經懂得利用構樹製成「樹皮布」(註2)。
南島語族源自台灣南部;而遷徙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傳統文化。數千年前,隨著遷徙,南島語族的祖先把「樹皮布」及構樹植株從台灣南部帶到南太平洋群島。可是,他們並未察覺構樹是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註3),因而只帶著雌性植株。只有雌性植株,意味著有性繁殖幾乎不可能發生,那它們又如何能夠繁衍呢?
答案是,聰明的南島語族透過扦插接近根部的新芽(無性繁殖)的方法來人工栽培構樹,「樹皮布」這源遠流長的物質文化才得以承傳。
今天,構樹和南島語族之間密切的關係,成為了研究南島語族遷徙的重要線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南島語族 ( = Austronesian peoples),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上,語言為南島語系的族群,人口達 4 億,當中超過1200種語言
註2:#樹皮布 ,指經過拍打樹皮而成的布料,是南島語族的文化特色之一
註3:#雌雄異株 ,指雌花和雄花分別生長在雌性或雄的植株上,有別於大部分為雌雄同株的植物 (重溫「#EmbracingTheGreenLegacy:#構樹 之 安能辨我是雄雌」goo.gl/RNr6K1)
---------
延伸閱讀
Chang, Chi-Shan, et al., 2015, “A holistic picture of Austronesian migrations revealed by phylogeography of Pacific paper mulber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4), 13537-13542.
研之有物. 植物 DNA 竟記載著歷史!構樹說的南島語族遷徙史. http://research.sinica.edu.tw/paper-mulberry-dna-austronesian-history-chung-kuo-fang/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鐵冬青 與她」
她還很小的時候,得以生存下來,有賴一種小兒藥。
「這藥是甚麽東西呢?」她心裡疑惑。
就是這份好奇心,驅使她長大後踏上研究中草藥的路,繼而成為國際著名的植物學家。
她是 #胡秀英 教授;亦是研究冬青的權威學者。
1944年,36歲的她正式開始研究中國的冬青科植物。這項研究工作在一所簡陋的平房的頂樓開始,那兒沒有遮蔭,也沒有先進的顯微鏡;胡教授只憑著簡單的工具,以及她那永不言倦的精神,就在這裡待了三個月。雖然那是她的假期,卻每天進行研究工作。這三個月過去了,但她的冬青科研究工作並沒有就此完結。她隨後在美國哈佛大學繼續進行冬青分類的研究,而取得博士學位。
1960年代,胡教授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植物學,一面作育英材,一面收集植物標本作分類描述。縱然她於1975年榮休,她對冬青及植物學的熱誠從未停止。1999年,已屆101歲的胡教授更出任中大中醫學榮譽講座教授;同年,她有份參與研發的「三冬茶」也正式成為產品出售。
巧妙的是,「 #三冬茶 」的其中一個「冬」是指「鐵冬青」(註1)— 那正正是她小時候救了她的那小兒藥,所含的其中一種藥材。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三冬茶」= 主要材料為三種冬青科植物,分別是梅葉冬青、鐵冬青和大葉冬青。想知道它們的中藥名,記得留意下回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
---------
延伸閱讀
胡秀英, 2005. 冬青與我.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她還很小的時候,得以生存下來,有賴一種小兒藥。
「這藥是甚麽東西呢?」她心裡疑惑。
就是這份好奇心,驅使她長大後踏上研究中草藥的路,繼而成為國際著名的植物學家。
她是 #胡秀英 教授;亦是研究冬青的權威學者。
1944年,36歲的她正式開始研究中國的冬青科植物。這項研究工作在一所簡陋的平房的頂樓開始,那兒沒有遮蔭,也沒有先進的顯微鏡;胡教授只憑著簡單的工具,以及她那永不言倦的精神,就在這裡待了三個月。雖然那是她的假期,卻每天進行研究工作。這三個月過去了,但她的冬青科研究工作並沒有就此完結。她隨後在美國哈佛大學繼續進行冬青分類的研究,而取得博士學位。
1960年代,胡教授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植物學,一面作育英材,一面收集植物標本作分類描述。縱然她於1975年榮休,她對冬青及植物學的熱誠從未停止。1999年,已屆101歲的胡教授更出任中大中醫學榮譽講座教授;同年,她有份參與研發的「三冬茶」也正式成為產品出售。
巧妙的是,「 #三冬茶 」的其中一個「冬」是指「鐵冬青」(註1)— 那正正是她小時候救了她的那小兒藥,所含的其中一種藥材。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三冬茶」= 主要材料為三種冬青科植物,分別是梅葉冬青、鐵冬青和大葉冬青。想知道它們的中藥名,記得留意下回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
---------
延伸閱讀
胡秀英, 2005. 冬青與我.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EmbracingTheGreenLegacy: #黃牙果 的傳說」
在猴子世界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有一種黃色的果子,只要吃一口,嘴巴和牙齒都會變成黃色。同時,小猴子就能迅速補充能量。因此,每隻小猴子都對這種黃色果子趨之若騖。
這天,在風水林裡,猴大哥發現一顆黃色的果子掛在那棵,名叫「 #嶺南山竹子」的大樹上。這棵大樹生長在那條最大的溪流附近,一對一對長圓形的葉子整齊地長出來,一直都是深綠色的。
一、二、三—不出三個跟斗,猴大哥已跳到掛著果子的枝條上。
就是它了—一顆黃色的果子,形狀像個小小的蘋果。掰開兩半,那幾瓣白色帶點半透明的果肉實在太吸引。酸酸甜甜的,猴大哥頓時感到充滿能量。
此時,其他小猴子紛紛來到,你一個,我一個,哈,大家的嘴巴和牙齒都變成黃色了!一個分享果子的派對要開始了!
這果子果然能迅速補充能量。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延伸閱讀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04. 風水林.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在猴子世界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有一種黃色的果子,只要吃一口,嘴巴和牙齒都會變成黃色。同時,小猴子就能迅速補充能量。因此,每隻小猴子都對這種黃色果子趨之若騖。
這天,在風水林裡,猴大哥發現一顆黃色的果子掛在那棵,名叫「 #嶺南山竹子」的大樹上。這棵大樹生長在那條最大的溪流附近,一對一對長圓形的葉子整齊地長出來,一直都是深綠色的。
一、二、三—不出三個跟斗,猴大哥已跳到掛著果子的枝條上。
就是它了—一顆黃色的果子,形狀像個小小的蘋果。掰開兩半,那幾瓣白色帶點半透明的果肉實在太吸引。酸酸甜甜的,猴大哥頓時感到充滿能量。
此時,其他小猴子紛紛來到,你一個,我一個,哈,大家的嘴巴和牙齒都變成黃色了!一個分享果子的派對要開始了!
這果子果然能迅速補充能量。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延伸閱讀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04. 風水林.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EmbracingTheGreenLegacy:#刨花油 」
七、八十年代起,莫先生開始製「刨花油」。
. 「刨花油」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古法護髮精華。無論是香港小姐、抑或是馬姐,都喜歡拿「刨花油」當髮尾油用。據莫先生說,「用刨花油搽辮,編出來的辮子貼服柔亮。(註一)」
那「刨花」是甚麼意思呢?就是用小刀,從一大塊木材刨出來的一片片如花的碎木。幾十年來,
莫老先生製作「刨花油」,都是用人手一下一下刨出薄片,剪成刨花絲,經過浸泡後,再用攪拌機絞碎,最後隔油,就成了這天然的護髮精華。
那任何木材都能製成「刨花油」嗎?當然不。莫先生說他所用的,是「楠木」的木材(註二)。這樣看來,這「楠木」很大機會就是本地的一種原生喬木—「刨花潤楠」(註二)。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一、二:莫先生的話節錄自報道「髮剪局3:潤‧髮」
註二:「刨花潤楠」(Machilus pauhoi)屬於樟科(Lauraceae)潤楠屬(Machilus),常見於本地風水林及次生林。
---------
延伸閱讀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04. 風水林.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陳慧敏, 2013. 髮剪局3:潤‧髮. 蘋果日報.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ulture/daily/article/20130223/18173709
七、八十年代起,莫先生開始製「刨花油」。
. 「刨花油」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古法護髮精華。無論是香港小姐、抑或是馬姐,都喜歡拿「刨花油」當髮尾油用。據莫先生說,「用刨花油搽辮,編出來的辮子貼服柔亮。(註一)」
那「刨花」是甚麼意思呢?就是用小刀,從一大塊木材刨出來的一片片如花的碎木。幾十年來,
莫老先生製作「刨花油」,都是用人手一下一下刨出薄片,剪成刨花絲,經過浸泡後,再用攪拌機絞碎,最後隔油,就成了這天然的護髮精華。
那任何木材都能製成「刨花油」嗎?當然不。莫先生說他所用的,是「楠木」的木材(註二)。這樣看來,這「楠木」很大機會就是本地的一種原生喬木—「刨花潤楠」(註二)。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一、二:莫先生的話節錄自報道「髮剪局3:潤‧髮」
註二:「刨花潤楠」(Machilus pauhoi)屬於樟科(Lauraceae)潤楠屬(Machilus),常見於本地風水林及次生林。
---------
延伸閱讀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04. 風水林.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陳慧敏, 2013. 髮剪局3:潤‧髮. 蘋果日報.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ulture/daily/article/20130223/18173709

「#EmbracingTheGreenLegacy:#毒大葉合歡」
每年冬天,九龍公園的 #大葉合歡 都會結出像荷蘭豆般的莢果。
「看!樹上的是荷蘭豆呀!」
小妹妹看見樹上的莢果,想起她昨晚吃過的荷蘭豆。
媽媽微笑著說,「真的跟荷蘭豆很相似呢,可那不是荷蘭豆啦。」
小妹妹不解地看看樹上的「荷蘭豆」,又看看媽媽。
對植物素有研究的媽媽接著說,「我們昨晚吃的荷蘭豆屬於蝶形花科,是一種攀藤。」
她又指指樹上的莢果「而這些,就是這棵大樹--大葉合歡的果實。」
「那我們今晚可以吃這個嗎?」
想起昨晚美味的荷蘭豆,小妹妹開始肚子餓了。
「這個不能吃呀。大葉合歡的果實和種子都是有毒的,吃了有機會肚子痛和腹瀉呢!(註1)」媽媽解釋著。
小妹妹想了一想,「那我們還是吃荷蘭豆好了!」
媽媽溫柔地回答,「好吧,樹上的果實和種子,我們千萬別胡亂採摘啊!」
小妹妹用力點頭。她才不希望肚子痛,明天還要到公園玩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大葉合歡是有毒成份為皂甙,進食大量後或會刺激腸胃,引致嘔吐、腹瀉、腹痛等。同時,它的樹皮和根皮為中藥,有消腫、止痛及止瀉的作用。
---------
延伸閱讀
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 2018. 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臨床毒理學透視. http://www3.ha.org.hk/toxicplant/hk/albizia_lebbeck.html
每年冬天,九龍公園的 #大葉合歡 都會結出像荷蘭豆般的莢果。
「看!樹上的是荷蘭豆呀!」
小妹妹看見樹上的莢果,想起她昨晚吃過的荷蘭豆。
媽媽微笑著說,「真的跟荷蘭豆很相似呢,可那不是荷蘭豆啦。」
小妹妹不解地看看樹上的「荷蘭豆」,又看看媽媽。
對植物素有研究的媽媽接著說,「我們昨晚吃的荷蘭豆屬於蝶形花科,是一種攀藤。」
她又指指樹上的莢果「而這些,就是這棵大樹--大葉合歡的果實。」
「那我們今晚可以吃這個嗎?」
想起昨晚美味的荷蘭豆,小妹妹開始肚子餓了。
「這個不能吃呀。大葉合歡的果實和種子都是有毒的,吃了有機會肚子痛和腹瀉呢!(註1)」媽媽解釋著。
小妹妹想了一想,「那我們還是吃荷蘭豆好了!」
媽媽溫柔地回答,「好吧,樹上的果實和種子,我們千萬別胡亂採摘啊!」
小妹妹用力點頭。她才不希望肚子痛,明天還要到公園玩呢!
Text by 長春社
Illustration by 陳美黛 Chan Maydoy
---------
註1:大葉合歡是有毒成份為皂甙,進食大量後或會刺激腸胃,引致嘔吐、腹瀉、腹痛等。同時,它的樹皮和根皮為中藥,有消腫、止痛及止瀉的作用。
---------
延伸閱讀
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 2018. 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臨床毒理學透視. http://www3.ha.org.hk/toxicplant/hk/albizia_lebbeck.html